長沙市醫(yī)療投“每周一學”之對電商等網絡交易行為管理的相關要求


長沙市醫(yī)療投“每周一學”之對電商等網絡交易行為管理的相關要求

 

隨著時下網絡通信工具的流行,微信紅包、支付寶紅包等電子紅包成為人們的新寵,但是電子紅包的往來,也要十分注意,不是所有的電子紅包都可以坦然收下,期間很可能隱藏著送禮問題的變種。收送禮品禮金是典型的違反中央八項規(guī)定精神問題,現如今,一些人為了掩人耳目,不再“面對面”收送禮金,而是搞起“鍵對鍵”,通過微信轉賬方式“隔空操作”。中央紀委國家監(jiān)委早已將微信紅包和電子禮品等列入反“四風”查處范圍,顯然已經洞察到了收受禮品形式的這種變化,并開出了“藥方”:狠剎收受禮品歪風,必須從源頭抓起。這就要求各級紀委監(jiān)委、工商等部門,迅速介入這個監(jiān)管“真空地帶”,加強對電商等網絡交易行為的管理,重點把握快遞、微信兩個關鍵環(huán)節(jié),嚴防網絡成為違規(guī)收受禮品的又一個“出口”。

有人會有疑問,中華民族乃禮儀之邦,同事、朋友、親戚之間因賀壽、喬遷、升學等喜事進行人情往來,是否一定違反紀律,小額的微信紅包聊表節(jié)日問候是否也一定不被允許?

從近年來的辦案實踐看,從事公務的黨員干部收受名貴特產和禮品、禮金、消費卡問題比較突出,嚴重影響了黨員干部形象,破壞了黨群、干群關系,是產生腐敗行為的溫床,有必要對這類行為予以紀律規(guī)范。但考慮到中國是一個人情社會的實際情況,《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》沒有對收受禮品、禮金、消費卡等行為搞簡單的“一刀切”,而是區(qū)別不同情況分別作出了規(guī)定。一是收受可能影響公正執(zhí)行公務的禮品、禮金、消費卡等,要視情節(jié)輕重給予處分,也就是說,對于可能影響公正執(zhí)行公務的禮品、禮金、消費卡等一律不準收受。二是收受其他明顯超出正常禮尚往來的禮品、禮金、消費卡等的,要予以紀律處分。這是新的規(guī)定,即日常生活中收受同事、同學、老鄉(xiāng)、朋友等贈送的禮品、禮金、消費卡等,雖與公正執(zhí)行公務無關,但如果“明顯超出正常禮尚往來”的,要予以處分。

由此可見,電子紅包并非絕對不能收,但黨員干部、公職人員一定要把握好發(fā)紅包的對象和紅包的額度。比如:

(一)管理和服務對象的電子紅包不能收。黨員干部、公職人員對于其管理和服務對象的電子紅包不能收,對可能影響公正執(zhí)行公務的電子紅包不能收。

(二)明顯超出禮尚往來的電子紅包不能收。黨員干部、公職人員要慎搶紅包,收受明顯超出禮尚往來的電子紅包,同樣適用《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》。

(三)不要用微信紅包參與賭博。微信紅包中的拼手氣紅包是人們生活中經常玩的一種游戲,然而少數“有心人”利用微信群組織虛擬賭場,通過讓他人搶紅包的方式牟利,這種行為涉嫌賭博,黨員干部、公職人員不能參與。

(四)告誡家人,留意微信紅包。現在很多隱形賄賂不會直接針對黨員干部、公職人員本人,而是會針對其配偶、子女等親屬。因此,黨員干部、公職人員需提高警惕,提醒告誡自己的家人,要留心搶電子紅包的金額、次數及發(fā)放人。